在水處理中絮凝過程與沉淀過程有何不同?
發布時間:2017-12-05 新聞來源:http://www.hkbtours.com 瀏覽次數:
在水處理中絮凝過程與沉淀過程有何不同?
絮凝和沉淀都是膠體物或離子狀態污染物從水中以固體物形式被分離的過程,但二者差別很大。沉淀過程比較簡單,主要受溶度積規則支配。發生沉淀反應的離子脫出水化層后生成的晶核成長為晶粒就可以迅速下沉。如果污染物濃度較低或其他原因形成膠體則很難用簡單方法進行固液分離。
絮凝過程要復雜得多。它不是污染物與絮凝劑的沉淀反應。首先,污染物要克服動力穩定因素。污染物微粒與絮凝劑(離子、分子或聚合態)相作用,產生小絮體。許多試驗表明,小絮體往往按分形結構的規律成長。其成長過程會有兩種趨勢;一是變為自由空間較大的絮體,此種絮體不易沉降;二是變為較密實的絮體,因密度較大,易于沉降。
絮凝沉降物組成復雜,即使用同種絮凝劑,因水質不同,還可吸附、夾帶水中其他污染物。沉淀與絮凝不同,沉淀形成過程很少夾帶與沉淀物組成不同的其他污染物。沉淀顆粒多為無定形,盡管顆粒表面具有分形特征,而在顆粒內部微粒有序排布。
為了使絮體快速沉降,不僅要研究小絮體的形成機理,還要研究增加絮體密度的方法。
絮凝劑制備經理某些化學過程,形成具有一定化學結構、幾何尺寸和物理特性的活性組分。根據目前對絮凝機理的了解,可以對絮凝劑制備作一些理論預測。
絮凝過程除了某些化學作用外,包括較多的物理過程。因此,進行適當的絮凝操作亦很重要。
由于沉淀與絮凝的明顯區別,沉淀方法的應用并不很多。絮凝過程包括化學作用及物理過程,適合于多種污染水體系,成為現代水處理中最為常見的處理方法。不過,絮凝沉降物還需進行脫水等處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