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方法/凈水濾料/陶粒濾料/火山巖生物掛膜濾料/人工濕地水處理技術
發布時間:2016-02-16 新聞來源:http://www.hkbtours.com 瀏覽次數: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
人工濕地是人們模擬天然濕地系統結構和功能而建造的、可控制運行的濕地系統,用以對受污染水進行處理的一種工藝,由圍護結構、人工介質、水生植物等部分構成。當水進入人工濕地時,其污染物被床體吸附、過濾、分解而達到水質凈化作用。
負荷計算:人工濕地的表面積設計應考慮最大污染負荷和水力負荷,可按CODcr表面負荷、水力負荷、TN表面負荷、NH4+-N表面負荷、TP表面負荷進行計算,應取設計計算結果中的最大值,并校核水力停留時間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進水水質:宜控制COD≤200mg/L,SS≤80mg/L。
工藝形式:自由表面流、水平潛流、垂直潛流。其中自由表面流人工濕地由于占地面積較大及存在一定的環境衛生問題,在實際污水處理工程中應用較少。
1、水平潛流人工濕地
水面在人工濕地填料表面以下,水流從池體進水端沿填料孔隙水平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濕地。
用于污水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時主要設計參數如下表:
人工濕地深度處理主要設計參數
防滲:人工濕地建設時,應在底部和側面進行防滲處理。
當原有土層滲透系數大于10-8m/s時,應構建防滲層,一般采取下列措施:
1、水泥砂漿或混凝土防滲:磚砌或毛石砌后底面和側壁用防水水泥砂漿防滲處理,或采用混凝土底面和側壁,按相應的建筑工程施工要求進行建造。
2、塑料薄膜防滲:薄膜厚度宜大于1.0mm,兩邊襯墊土工布,以降低植物根系和紫外線對薄膜的影響。宜優選PE膜,敷設要求應滿足《聚乙烯(PE)土工膜防滲工程技術規范》等專業規范要求。
3、黏土防滲:采用黏土防滲時,黏土厚度應不小于60cm,并進行分層壓實。亦可采取將黏土與膨潤土相混合制成混合材料,敷設不小于60cm的防滲層,以改善原有土層的防滲能力。
對于滲透系數小于10-8m/s,且有厚度大于60cm的土壤或致密巖層時,可不需采取其他防滲措施。工程建設中,應對濕地底部和側壁60cm厚度范圍進行滲透性測定。
人工濕地填料:應能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填料安裝后濕地孔隙率不宜低于0.3。常用填料有石灰石、礦渣、蛭石、沸石、砂石、高爐渣、頁巖等。
人工濕地植物選配:常用的植物有蘆葦、香蒲、菖蒲、旱傘草、美人蕉、水蔥、燈心草、水芹、茭白、黑麥草等。
應用場合:目前人工濕地主要用于生活污水或類似性質的污水的處理,或用于經過一級處理和二級處理后的尾水進行深度處理。
采用人工濕地技術,重點需要解決底部防滲、植物選配、需要驗證水力負荷和污染物負荷以、填料層級配及防止堵塞的措施和不同季節的處理效率。
以上信息為我鞏義市鵬程濾材有限公司(http://www.hkbtours.com)整理編輯,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關于產品的其他信息歡迎來電咨詢:0371-64375529 / 64571568,崔經理:13838285208 15638513158。